梵蒂岡的歷史大體是這樣的:它本來只是羅馬城內一塊普通的地方,后來成了羅馬主教的官邸,經過幾次重建與擴建,越來越豪華壯麗,14世紀時,教皇原來所住的拉托蘭宮被燒毀了,他便搬到了梵蒂岡,把這里當成了新宮,從此梵蒂岡的地位就定下來了。
現在的梵蒂岡足一個獨立的國家,這又是怎么來的呢?
大家知道,中世紀時教皇在西方世界享有至尊地位,他不但統治著西方人的思想,而且還統治著意大利的大片領土,包括整個羅馬在內,這就是所謂的教皇國。后來,隨著意大利統一運動的興起,教皇的領土越來越小,到1870年時幾乎全部被并于統一的意大利,只剩下梵蒂岡彈丸之地繼續由教皇管轄。1929年,法西斯獨裁者墨索里尼執政后,與教廷簽訂了一個《拉托蘭條約》,正式承認了教皇對梵蒂岡城國的完全主權。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這條約并沒有因為法西斯的倒臺而失效,甚至成為意大利共和國新憲法的組成部分。1984年,梵蒂岡和意大利簽署新協定,宣布政教分離,各自享有獨立主權:梵蒂岡領土不屬于意大利,天主教也不再是意大利的國教。
現在梵蒂岡全稱是梵蒂岡城國,是一個以教皇為君主、政教合一的獨立國家。
它位于臺伯河西岸,就在羅馬西北部一個叫梵蒂岡高地的東坡,從圣安杰洛城堡往西一直走過去就是。它的面積不到半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
它有自己的國家元首、政府、郵政甚至軍隊,還與世界上大部分國家有大使級外交關系。
目前梵蒂岡城國的公民不到千人,都是些在教廷工作的教士和修士,因教務住在羅馬的紅衣主教也被算為梵蒂岡公民,不過他一離開梵蒂岡就被取消公民籍而恢復原來的國籍,城國的官方語言是拉丁語和意大利語。
教皇是梵蒂岡城國當然的國家元首,他享有政教合一的絕對權力,集梵蒂岡的立法、行政、司法大權于一身。政府內部行政機關與教會是分立的,互不隸屬,都只服從教皇,對教皇負責。行政機構稱“梵蒂岡委員會”,官員由教皇任命。
教皇本身則由教廷樞機團選舉,一旦當選,任職終身。
梵蒂岡有自己的日報《羅馬觀察家報》,有自己的出版社,這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出版社之一,能夠出版世界上幾乎所有文字的書籍,例如南非的班圖文或者中國的藏文,甚至一些已經沒有人用的文字,例如古希臘文或者古格魯吉亞文。它的電臺用幾十種語言向全世界廣播,還設立了圣經學院、烏爾班大學等十幾所高等學校,接受各國留學生。您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申請留學,那文憑含金量十足,在歐美都是很吃香的呢。
以上就是梵蒂岡的概況了。對于我們這些匆匆的過客,到梵蒂岡去要看教堂和教廷擁有的大量藝術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