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太陽的資料目前已經研究的比較多了。太陽是位于太陽系中心的恒星,它幾乎是熱等離子體與磁場交織著的一個理想球體。太陽直徑大約是1392000(1.392×10?)千米,相當于地球直徑的109倍;體積大約是地球的130萬倍;其質量大約是2×10³?千克(地球的330000倍)。從化學組成來看,現在太陽質量的大約四分之三是氫,剩下的幾乎都是氦,包括氧、碳、氖、鐵和其他的重元素質量少于2%,采用核聚變的方式向太空釋放光和熱。
對于地球上的人類來說,太陽真是太重要了,宇宙中沒有一個天體能跟太陽相比。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歸根到底是依靠太陽送來的能量??墒?,太陽發出的光和熱中只有二十二億分之一給了地球,其余的都白白地散到空中去了??删投|分之一的這么一點點能量,也足夠使地球成為現在這樣一個生氣勃勃、欣欣向榮的世界了。
太陽這么巨大的能量是從哪里來的呢?這團熊熊燃燒的火球燒的是什么東西呢?
它燒的不是柴,也不是煤,而是氫。用科學的話來說,太陽的能量是從這樣一種反應產生出來的。就是每四個氫原子核合成一個氨原子核。這就叫做熱核反應。熱核反應放出的能量大極了!一克重那么點兒氫變成氦時,放出來的能量等于燃燒十五噸汽油。一公斤重的氫,抵得上幾百列車煤。你知道氫彈吧,它比原子彈的威力還要大,氫彈爆炸時發生的就是這種熱核反應。
在太陽那里,“氫彈”一刻不停地爆炸,已經有五十億年左右了?,F在太陽上的氫,繼續這樣爆炸下去,大約還夠再用五十億年的樣子。
這五十億年過去后,全部的氫都用光了,都變成了氦。那時的太陽可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它會開始膨脹,一直膨脹到現在地球公轉的圈子外面。我們知道,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是水星,第二個是金星,第三個就是地球。這就是說,那時的太陽會張開大口,把水星、金星、地球,還有月亮,都一個個地吞進去。那時候太陽表面的溫度會比現在低,顏色發紅。天文學家給這種又大又紅的恒星起了個名字,叫紅巨星。
也就是說,地球的命運是不確定的,當太陽成為紅巨星時,其半徑大約會是現在的200倍,表面可能將膨脹至地球現在的軌道——1au(1.5×1011m)。然而,當太陽成為漸近巨星分支的恒星時,由于恒星風的作用,它大約已經流失30%的質量,所以地球的軌道會向外移動。如果只是這樣,地球或許可以幸免,但新的研究認為地球可能會因為潮汐的相互作用而被太陽吞噬掉。但即使地球能逃脫被太陽焚毀的命運,地球上的水仍然都會沸騰,大部分的氣體都會逃逸入太空。
當然,我們完全不必為五十億年后地球的毀滅而擔憂。也許,在這以前人類就已經毀滅了?;蛘呤堑厍蛏系娜祟愒缫堰w移到另外一個星球上去重建家園了。他們有沒有能力這樣做呢?我們不知道。不過按照現在世界上科學技術發展的速度來看,他們應該有可能具備這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