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朋友們,弄明白了銀河和銀河系之后,咱們再去看看天體之間是如何運轉的。你們或許不知道,關于天體如何運轉的學說,世界上曾經出現過好幾種觀點,其中,哥白尼的“日心說”曾經引發了一場自然科學大革命呢。
哥白尼的全名叫作尼古拉•哥白尼,他是波蘭著名的天文學家,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一位巨人,用畢生的精力去研究天文學,為后世留下了寶貴的遺產。
哥白尼在上中學時就對天文學很感興趣,曾經跟著老師在教堂的塔頂上觀察星空。他相信研究天文學只有兩件法寶:數學和觀測。他每天堅持觀測天文現象,30年如一日,不辭勞苦,克服種種困難,終于取得了可靠的數據,提出了“日心說”,并在臨終前出版了他的不朽名著(天體運行論)。
“日心說”也叫作“地動說”,是一種關于天體運動的學說。這種學說認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而不是地球。
1543年, 哥白尼在他發表的著作(天體運行論)中提出了完整的“日心說”。他認為:
1、 球是球形的,如果在船桅頂放一個光源,當船駛離海岸時,岸上的人們會看見亮光逐漸降低,直至消失。
2、 地球一直都在運動,并且24小時自轉一周。因為天空比大地大得太多,如果無限大的天空在旋轉而地球不動,實在是不可想象的。
3、 太陽是不動的,而且在宇宙中心,地球以及其他行星都一起圍繞太陽做圓周運動,只有月亮才環繞地球運行。
哥白尼的學說不但改變了當時人們對宇宙的認識,而且從根本上動搖了歐洲中世紀宗教神學的理論基礎。
那么,哥白尼的“日心說”是不是百分之百的準確呢?不是的,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達,人們也發現了“日心說”在證明地球是圍繞太陽轉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錯誤,比如:太陽并非宇宙中心,而是太陽系的中心;地球并非引力的中心;天空中看到的任何運動,并不全是地球運動引起的;地球和其他行星的運行軌道是橢圓而不是圓,地球不是做圓周運動。
所以,在科技先進的今天,科學家們都認為,“日心說”只能算是比“地心說”相對好些的一種學說,因為它證明了地球是圍繞太陽進行公轉的,同時也引起了人類對宇宙的認識的巨大變革和思想變革,讓自然科學從神學中解放出來,讓科學的發展開始大踏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