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陽歷為標準的公歷,被公認是相當精確的歷法。這個成就,是經過近四千年的實踐,進行了兩次主要的改革,才取得的。
第一次重大改革,是在公元前一世紀進行的。當時羅馬已經是稱雄歐洲的大國,但是它的歷法十分混亂。掌管歷法的宗教祭司們按照自己的需要隨便更改日期,明明是夏天,日歷上卻說是冬天,給市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不方便。
于是,羅馬的統治者就下令修改歷法。他們聘請了埃及的天文學家,以埃及的太陽歷作基礎,加以改進。四年一閏便是這次改革的主要成果。這次改革后的歷法就叫“愷撒歷”。
愷撒歷經過了一千五百多年,又顯得很不精確了。
到公元一五八二年,羅馬教皇格列高里十三世召集了天文學家和教士們,開了一個特別會議修改歷法。這次修改歷法的主要成果,是規定每四百年間要減去三個閏年。這次修改后的歷法叫格列歷,也就是我們目前通用的公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