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酒神話具有神奇的想象和迷人的色彩,既指出了釀酒的起源,也充滿了對酒的贊美。比如:
怒族認為酒是神仙賜給人的絕妙飲料,仙人賜給怒族人民三樣食品:“挫確”(醋酒)、“挫辣”(燒酒)、“挫仁”(包谷花)三者總稱“挫東”,三種食品中就有兩種是酒。
普米族的酥理瑪美酒是肉包里出生的先祖什撰何大祖冒著生命危險從妖怪那里偷學來的。
瑤族創世史詩《密洛陀》說,人類的始祖密洛陀是半人半神的怪物,她創造了世間萬物后,開始創造人,“她拿米飯米造人,卻變成了酒”。
在拉祜族創世神話里,最早的酒是由天神厄莎掌管,人間萬物的出現都與酒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景頗族人心中的主神是寧貫社。他是景頗族的創世始祖,其父叫彭干吉嫩,其母叫木占威純,他們生下了知識之祖技藝之神鐵目梯夫婦。鐵目梯大婦育有六子,老大是大經師齋娃,老二是巫師董薩,老三臘恩拉的職能是司肉,老四臘恩都的職能是司酒,均屬半人半神的怪物。
少數民族的酒神話傳說是少數民族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特點是:
一是對酒表示了由衷的贊美。
二是明確指出酒起源的本質,即酒在有人之先就已存在于自然界中了,人沒有發明酒,只是偶然發現酒而已。“人猿相揖別”之前的酒,是一種純自然狀態下形成的酒,它在人類尚未發現和利用之前就已經客觀存在。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最早的酒是一種沒有任何文化意義的自然之酒。但是,正是這種最初只是蘊天地靈氣、沒有文化意義的飲料,都醞釀了幾千年綿延不絕、瑰麗迷人的酒文化,其中,酒神話傳說是少數民族酒文化的重要構成要素。
在少數民族酒神話傳說中,酒是天上的神仙所賜,與漢文化中“天有酒星,酒之作也”是一脈相承的。
人類的先祖冒著生命危險從妖怪口中套出造酒術的傳說,反映了少數民族先民們與險惡的自然環境抗爭的艱難歷程;神最初造出了米飯,再用米飯造人,人還沒有造出,已先造出了酒(瑤族),這是以稻作文化為生存發展背景的人們對自我歷史的回顧。
人類的始祖已經知道,父母乳汁化成的釀酒植物生長在崇山峻嶺中(景頗族)。
甚至世間萬物也是因天神撒下的酒氣才有了活潑的靈性和誘人的芳香廿甜(拉祜族)。
透過原始文化的光環,我們可以感覺到,步入人類文明初期的先民們對發現酒的由衷的喜悅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