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各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民族民間醫藥和醫療傳統其中,內容豐富的配制酒是其重要構成部分之一,他們利用酒能行藥勢、駐容顏、緩衰老”的特性,以藥入酒,以酒引藥,治病延年。
明初,藥物學家蘭茂吸取各少數民族豐富的醫藥文化營養,編撰了獨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藥物學專著《滇南本草》。在這部比李時珍《本草綱目》還早一個半世紀的宏篇巨制中,蘭茂深入探討了以酒行藥的有關原則和方法,記載了大量配制酒藥的偏方、秘方。
我國少數民族的配制酒也是五花八門,豐富多樣。有用藥物根塊配制者,如滇西天麻酒、哀牢山區的茯苓酒、滇南三七酒、滇酉北蟲草酒等。
有用植物果實配制者,如木瓜酒、桑椹酒、梅子酒、橄欖酒等。
有以植物桿莖入酒者,如人參酒、膠股蘭酒、寄生草酒。
有以動物的骨、膽、卵等入酒者,如虎骨酒、熊膽酒、雞蛋酒、烏雞白風酒。
有以礦物入酒者,如麥飯石酒等。
這些酒如果按功效分,配制酒有保健型配制酒和藥用型配制酒兩大類,其中,保健配制酒種類多,用途廣,占配制酒的絕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