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長華,生于北京梨園世家,自幼學戲。12歲登臺,15歲專工丑行。27歲應富連成科班之聘任總教習。除主教丑行外,生、旦、凈諸行戲也遍為教授。
青年時代的蕭長華與譚鑫培、王楞仙、何桂山、黃潤甫、金秀山、劉鴻升、龔云甫、楊小樓等名匠同臺獻藝。在長年的舞臺磨練中銳意求進、嚴謹不茍,為人配戲從不喧賓奪主,起到烘托的作用,頗得名家器重。
在80年的舞臺生涯中,蕭長華刻意求進、勇于變革,在京劇舞臺上成功的塑造了一大批為人們所喜愛的丑角藝術形象,如《群英會》的蔣干、《審頭刺湯》的湯勤、《烏龍院》的張文遠、《法門寺》的賈桂,以及他塑造的楊國忠、朱煥然、吳士公、周幽王、孫秀等等形象,忠邪善惡、嬉笑怒罵、面目各異、逸趣紛呈,展現了他潔凈脫俗,靈俊高雅的藝術特色。
蕭長華嗓音清脆洪亮,念白爽利流暢,吐字清晰明快,傳情達意于輕重疾徐、抑揚頓挫之中,富有音樂性和韻味美。身段做派細膩簡潔、靈活大方,他的表演善于體察生活,揣摩人物的性情、心理和神態,著力以形傳神。
蕭長華最擅“方巾丑”,他演的蔣干是一個迂而不呆、酸而不諂、舉止溫文,一身儒氣的謀士。心地無邪而盡做蠢事,可笑而又可愛;他演的湯勤是一個狐假虎威、忘恩負義的勢利小人,雖有風雅之態卻狡黠輕狂,可鄙又可憎。著名國畫大師劉海粟曾評述蕭長華的藝術:“謔而不虐,夸張而不失其真,詼諧出于嚴肅。”著名作家田漢有詩贊之:“盜束爭疑真蔣干,審頭都說活湯勤。”
蕭長華還是一位戲曲藝術教育家,京劇界杰出人才雷喜福、馬連良、李盛藻、李世芳、侯喜瑞、劉連榮、袁世海、馬富祿、葉盛章、葉盛蘭、艾世菊、曹世才等等都出白他的門下。在科班,蕭長華主持編劇、整理和教排了大量傳統劇目,計約400余出。
建國以后,蕭長華曾經任中國戲曲學校副校長,校長,為京劇事業的繁榮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